2012年,你印象最深刻的移動應用是?微信、陌陌、ktv投資人創業人士們的回答高度趨同。
那叫你印象深刻的失敗有什么呢?(想不起來、不愿說)幸福的家庭與記憶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在商界,最不幸的,是那些都沒人能記得起的消亡與失敗。
從2009年起步、經過2010、2011年的兩年爆發,互聯網+創業的純真年代在2012年趨于結束,或將進入新一階段。
新階段的特點 是:1、中國智能機用戶進入3億數目級,這不單單意味著量的增長,用戶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2、純工具型應用的吸引力將不會太大,對新工具來講,各類工具的 坑被占得差不多了,機會有限;對老工具而言,應用則面臨社區化、云端化轉型需要。
3、巨頭發力對革新創業公司會形成很大重壓,正如蔡文勝在微博上所 說:微信的普及和用頻率之高,會讓目前50%以上的APP應用變得沒存在價值,整個互聯網+應用進入重新布局階段。
什么應用死在新階段到來之前?它們的敗因帶有什么第一階段的特點色彩?對幸存者有哪些啟示?上方網每年都會發布一張中國手機APPTOP50強,大家 從2010年的這張名單里,挑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已然跌落的選手,略做回顧與分析。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說的死或消亡,未必特指公司清盤、商品停 止更新,還包含商品與模式已然走進死胡同。
手機大頭死于:結實的WAP印記,集成類應用的墓志銘手機大頭,可以算是是國內最早的手機應用之一,在塞班年代便積累了千萬用戶,其母公司大頭無線更是曾入圍《紅鯡魚》2008年亞洲百強企業候選名 單。
在那個應用匱乏的塞班年代,手機大頭集成了新聞、視頻、音樂、念書等各類應用,可以說是手機娛樂一應俱全, 但因為承載的內容太多,客戶體驗有所降低,UI也一直停留在了WAP級的水平之上。
手機大頭在 2011年Android、iOs潮到來之時,也曾對自己做出一些改變,但3G年代所帶來的的不止是系統上的更新,更是用戶需要的變革。
伴隨APP功能的逐步垂直化 和精細化,傳統的多功能集成型APP不只在體驗上有所欠缺,在內容上亦沒辦法提供更專業和豐富的儲備,隨之而來的自然是軟件的消亡。
在2011年初獲獎后,手機大頭最后更新停留在了2011年7月22日的V8.1.0版本之上,在下載留言版中還可以看到諸如期望大頭可以重現塞班年代的大頭的話語。
手機飛信死于:封閉與運營商思維或許讓一個仍擁有9000萬左右活躍用戶的軟件,出目前消亡名單中有的說不過去。
但一款軟件,需要的不止是現實的前凸后翹,更需要的是將來的充足的想象空間,不然只能落得一個類網景的下場。
到了現在,這個過去飛研發5年并燒掉的30億銀子的即時通信軟件,與排名第一的騰訊QQ相比,覆蓋用戶不足后者五分之一,月均用時間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
究其緣由,中移動的封閉風韻與運營商思維,使得飛信錯失了成為另一款QQ或者微信的機會。
它對商品與功能的考慮出發點,基本上皆出于如何為運營商 老大去吸引、盤活更多用戶,而不是創造一款跨運營商平臺的、能吸引大量互聯網+用戶的商品。
伴隨互聯網+年代的到來,和3G制式的開啟,飛信被淘汰 在所難免 還不需要說央企體制下的低效。
事實上,當市場還沒舍棄飛信的時候,它已被同室操戈。
中國移動于2011年9月28日發布的新品飛聊,這是一款在功能上直接凌駕于飛信的基礎上的商品只是在飛信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可以達成跨平臺免費短信發送而已。
開開、街旁死于:沒跟上移動早期行為的變遷、與硅谷同步助手的破產Foursquare 的同步助手們在2012年遇見了集體的滑坡,盛大切客早已轉型打折劵而默默無聞,嘀咕干脆做起了Pinterest模式的圖片推薦,即使是中國Check in中的泰斗級應用街旁,也舍棄了純LBS簽到這一想法,而是通過數據挖掘,干起了美食推薦的活。
可以從最簡單的角度:用戶行為與動機上來深思簽到的沒落。
移動剛興起時,簽到還是一個頗潮的行為,但后來伴隨移動普及,該行為已然 雞肋 化,而相應的簽到 App并未準時跟隨進化。
街旁網CEO劉大衛曾深思:目前LBS地理服務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基本功能,不少APP都自帶有簽到之類的功能,在目前這個 階段簽到可能已經難以滿足網友的需要。
簽到的興起與沒落,也是開發者、VC盲目追隨與拷貝硅谷模式的結果。
因為下一波移動應用會更深地介入當地生活與服務,簡單同步硅谷模式、卻不考慮及當地用戶真實需要的做法將愈加不管用。
對于簽到,其實還是有一些值得慶幸的地方,畢竟LBS簽到在其風光之時,積累了一部分具備消費能力的小資用戶,而其每一次簽到、點評的真實度及說服 力均高于線上的點評站,正由于此其數據積累之下的價值可以轉做他用這恐怕是單純LBS簽到應用在轉型過程中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千尺下載、安機市場死于:商品同質化,抵抗不了巨頭來襲盡管細細說來,應用商店千尺和安機的進步路徑大相徑庭,但它們面臨的一同近況是:遭到運營商與大型網絡廠家推出的大型商店、與水貨途徑的雙重擠壓。
在巨頭來襲的背景下,中間那層很多面目與定位不細不鮮明、同質化的應用商店,缺少獨立存活壯大的競爭優勢。
不惟應用商店,移動進步到這個階段,又到了網絡巨頭入場圈地的時候了,現在無論是百度介入的導航、搜狗進入的語音、網易殺入的閱讀,甚至是騰訊所研發的通訊錄,都使得各自范圍的中小移動應用開發者步履蹣跚。
那是否移動創業公司就完全沒存活空間了呢?更不是。
從現在的應用榜單中可以仍看到,在各細分范圍,位居前列的依舊是各自范圍的專業化公司而非傳 統巨頭,如iOS地圖免費榜中,百度地圖僅位列第四,前三位中仍有高德地圖和導航犬兩家專業導航提供商;Android應用市場中公認的頭牌依舊是91旗下的Android市 場和91 助手準確地說,沒特點與核心商品能力,是比巨頭入場更可怕的事情。
快拍微信二維碼(將)死于:工具化商品的危機?其實把快拍微信二維碼放入消亡名單,在現在來看肯定是一種不太適合選擇。
由于截至2012年9月底,快拍微信二維碼的用戶規模已突破3200萬,條碼庫超越800萬唯一SKU。
但華麗外表下,不能不說,微信二維碼已然隱藏殺機。
向前看,馬化騰在網絡大會關于微信二維碼是O2O入口的論述,已然讓互聯網+界驚醒。
近期用戶均可以發現,微信二維碼已經漸漸成為了大公司移動應用的標準配置。
由此帶來的無疑是獨立微信二維碼掃描如LBS簽到的沒落。
在當下,快拍微信二維碼依舊有著積累上的優勢,已著手發力商業化,在最近還發布了快拍移動電子商務平臺及NFC的折扣券推廣客戶端Passbox,但可以看到的是,面對百度、騰訊甚至大眾點評的虎視眈眈,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除去微信二維碼,其實更多的工具如圖片處置、語音甚至名片掃描,都將成為大型互聯網+應用內的標準配置,雖然技術和數據積累在一定量上是垂直商品的護城河,可惜網絡巨頭憑著著早期的積累,早已將最棒的人才攬入囊中,對于他們來講,何時微革新已成為時間問題。
簽到已成前車鑒,工具需尋轉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