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下半年,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利好政策持續落地推行,企業新品密集上市,或有助于進一步釋放車市消費潛力,為行業全年達成穩增長提供幫助。吳松泉覺得,下半年,很多新車型上市和汽車價值提高、以舊換新政策深入推行,再加上國家大力支持進步新質生產力,有益于新能源車市進一步增長。整體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有望達到1150萬輛。
全國乘用汽車市場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覺得,上半年持續增強的大幅營銷擾亂了汽車市場正常的價格行情走勢,終端價格修復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加上二季度超強的營銷力度對下半年買車顧客的消費透支效應,7月以價換量的成效大概減弱。車企結合上半年產銷售量,也將對市場預期、商品結構及上市步伐進行優化調整,或將進入蓄力期。
“目前國內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依舊突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形勢愈加嚴峻。”陳士華提出,行業角逐進一步加劇,企業經營重壓持續加強,行業運行總體仍面臨較大重壓。因此,消費信心和市場環境需要繼續提振和改變,幫助行業平穩運行。
自主品牌達成突破
7月4日,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舉行泰國工廠竣工暨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這距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僅有3年時間。
在整體汽車市場平穩增長的大環境下,新能源車市一路高歌。從行業整體數據來看,傳統燃油與新能源體現為此消彼長,即新能源汽車在漸漸平替傳統燃油市場。從各大車企交上的半年成績單也可以看到,這一趨勢更明顯。
數據顯示,比亞迪6月份銷售新能源汽車34.17萬輛,上半年累計銷售量達161.30萬輛,同比增長28.46%。
同時,多家造車新權勢上半年表現搶眼。上半年,賽力斯累計銷售量為20.09萬輛,同比增長348.55%。其中賽力斯車輛銷售18.26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608.83%。
蔚來漸漸走出低谷。6月共計出貨新車2.12萬輛,同比增長98%。二季度,蔚來出貨新車5.74萬輛,同比增長143.9%;上半年,蔚來共出貨新車8.74萬輛,同比增長60.2%。
小米汽車“高開高走”。6月份,小米SU7出貨量超1萬輛;7月份,有望繼續超萬輛。
新能源市場的持續增長,帶動了中國品牌市場份額持續攀高。據中汽協統計,截到今天年6月底,國產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售量超越了3000萬輛;中國品牌乘用汽車市場場份額超60%,達成向上突破。
陳士華表示,從車市整體背景來看,自主品牌乘用汽車市場場份額不斷提高有兩方面緣由: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迅速增長;其次是汽車出口的迅速增長,出口市場基本以自主品牌為主。除此之外,自主品牌轉型速度非常快,自主品牌主流車企在電動化、自動化方面的轉型速度明顯快于合資品牌。
在崔東樹看來,自主品牌乘用車維持迅速增長,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乘用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秀,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汽車品牌市場份額提高明顯。
充電設施合理布局
充電問題被覺得是電動汽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中國充電網盟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64.7萬臺,新能源汽車國內銷售量494.4萬輛,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迅速增長。
充電網盟副秘書長仝宗旗在同意記者采訪時表示,截到今天年6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目為1024.3萬臺,同比增加54.0%,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迅速推進。從今年的增長狀況來看,樁車增量比為1∶3,基本可以滿足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需要。
“當然,充電樁建設仍存在進步不均衡、布局不適當的問題。”仝宗旗表示,充電設施的建設與新能源汽車進步有直接關系。在南方區域和東部沿海區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漸漸提高,有的已超越60%,充電設施進入從有到優的階段。而在東北和西北的大多數區域,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較低,充電設施還處于從無到有些初始階段。
在新能源汽車迅速增長的背景下,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打造愈加友好的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幫助新能源汽車產業進步。
日前,在“百城千站成都超充日”落地儀式上,小桔充電推出加速充功能,旨在通過平臺技術與數智化優勢,進一步健全商戶生態體系建設,提高用戶迅速充電服務體驗。小桔充電商品體驗負責人王琨介紹,充電速度已成為用戶最關注的原因。加速充在車樁功率匹配的基礎上,通過平臺算法實時智能調度充電功率,從而提高充電樁的功率輸出效率,達成汽車充電加速,節省充電時間。
仝宗旗提出,地方政府、充電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用戶,都需要依據需要,合理建設和應用充電設施。對于政府來講,下沉市場要抓緊擬定當地區充電設施的整體規劃,由政府牽頭解決充電設施建設的問題;一二線城市要進入差異化補貼階段,對星級站點和新技術進行專項補貼,發揮導向用途。企業需要更精準的用戶定位,更精細化的運營。對于用戶來講,則要合理規劃路線和需要,盡可能防止高峰時期到熱門地區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