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個體品牌意識也逐步被強化,直到現(xiàn)在有超越3000萬個公眾號被注冊。
自公眾號誕生以來,很多普通人通過做自媒體賺到了錢。
無論是地區(qū)自媒體、個人自媒體還是企業(yè)品牌營銷號,都出現(xiàn)了很多大號與矩陣大號。
起初隨意原創(chuàng)、搬運的一篇文章,打開率輕松破50%,就算只有兩三萬的粉,閱讀量10W+也極大概。
再加上近幾年,西瓜、抖音短視頻、快手、B站的興起,一夜之間就可能誕生一個千萬大號,直播成交也能過億,所以公眾號一度被不少人唱衰。
而目前公眾號增粉愈加難,文章的打開率一度下跌。5%是理想狀況,千分之幾才是正常狀態(tài)。
01押注短視頻的四類人
這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開始押注短視頻,我把他們簡單歸類為以下四類人:
從來沒注冊公眾號,更沒通過公眾號進行內容創(chuàng)業(yè)的短視頻原住民。
1、短視頻原住民
他們隨著著抖音短視頻、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出現(xiàn),一直玩到目前,個其他人也算有小成。
2、從零開始的菜鳥
3、曾做公眾號失敗的
第二類既是公眾號的用戶,也是短視頻的用戶,但以前一直都沒在這個范圍深耕過。
今年是公眾號誕生的第9個年頭,其中最好時間當屬2013-2016年這四年。
后面再入局公眾號創(chuàng)業(yè)者,應該遇見了不少的困難,譬如做投放貴、線下機器粉水平差的等等。
第四類其實是目前短視頻創(chuàng)業(yè)人士的一波主力部隊,早期通過做公眾號積累了很多的人力、財力、內容制作經驗。
4、通過公眾號賺到錢的
目前轉型做短視頻和視頻直播帶貨,但現(xiàn)在這種群體的主要近況是靠公眾號的收入來養(yǎng)短視頻團隊。
村長一位經驗豐富的新媒體朋友介紹,現(xiàn)在100家短視頻從業(yè)者里面,有70家是虧損的,有20家硬虧平衡,有6家是微微賺錢,有4家正在把賺到錢的孵化一下個千萬IP。
再加之微信8.0版本的陸續(xù)優(yōu)化,短視頻的賽道第三大熱。
去年年初,微信視頻號異軍突起,截止到現(xiàn)在的用戶已經超越2億。
有愈加多的人,開始摩拳擦掌,計劃入局短視頻、中視頻大干一番。
02短視頻創(chuàng)業(yè)、挺難的!
特別是正兒八經的靠內容進行創(chuàng)業(yè),而不是那些簡簡單單做點經典電影、熱點事件薅取官方補貼的賬號。
但從村長的角度來講,我感覺做短視頻創(chuàng)業(yè),其實挺難的。
1、18萬粉年收入不足4萬
我去年認識一位頭條的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主要推薦一些自媒體、用戶有關的運營干貨。
年底的時候各大博主都在整理年終收入,我以為他至少有20萬的收入。
也眼看著他去年從8萬粉增長到了18萬,說實話我其實挺羨慕的,我也以為他的收入一定很好。
但他親口告訴我,去年一年在頭條的短視頻播放量僅有600多萬,收入不足4萬元。
還有一個小號的粉6萬,一年的收入是18000元。
但假如你在公眾號上真實且垂直的粉超越18萬,只須運營得當,收入一定遠不止于此。
唯一值得欣喜的是,由于做的內容足夠垂直,所以萬次播放的單價比較高。
2、百萬大V停更是正常狀態(tài)
我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我和朋友咨詢一些短視頻賬號的廣告價格,當時是0.03元/粉。
假如你不是極其垂直范圍的賬號,100萬粉的賬號都未必能接到廣告。
但目前呢?
譬如在抖音短視頻上那些10幾萬的小號,接不到廣告是正常的,接到廣告才是不正常的,即使有廣告也會才幾百元的價格。
另外,假如你在抖音短視頻、快手上發(fā)一條內容的播放量不足一萬,點贊不過百,幾乎是沒任何商業(yè)價值的。
至少根據這個閱讀水準,發(fā)一條推廣文案幾千塊錢是一定的,特別是個人IP的賬號。
但假如你在公眾號上的閱讀可以有1萬,那接廣告并非太難的事情。
所以抖音短視頻、快手、頭條上幾十上百萬的大V停更的有不少,由于實質的收入完全不夠團隊的支出。
大伙也可以去關注一些自媒體賬號買賣的平臺,類似抖音短視頻快手這種賬號的粉單價從0.01-0.5元不等。
所以,這是僅從大伙最關心的收入角度來講的。
而公眾號的粉單價一般在0.5-5元不等,越是精確的賬號粉價格越高,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
03公眾號更合適普通人內容創(chuàng)業(yè)
接著,村長再從另外四個方面和大伙聊聊,為何公眾號更合適大家普通的個人。
a、內容創(chuàng)作需要高
1、短視頻創(chuàng)作門檻高
內容的創(chuàng)造本身就是有門檻的,但相對于短視頻來講,公眾號的創(chuàng)造門檻是非常低的。
公眾號你寫200個文字、500個文字,對于很多人來講,還是比較簡單。
假如再加上各種表情、劇情的話,更是難上加難。
但你讓一個人對著鏡頭說30秒,60秒的,是非常困難的。
之所以有如此的體驗,也正是由于我拍了100個視頻之后的真實體驗。
這也意味著,對于非才藝、非表現(xiàn)欲望的普通的用戶來講,短視頻并不是標準配置。
b、團隊設施投入多
而是一些人的自我表達的升級版,更合適專業(yè)團隊。
另外,寫公眾號你只須一臺電腦就足夠了。
但你若是拍短視頻的話,想要收音、畫質、剪輯更好的話,那就不是一臺好的手機就能解決的。
手機、支架、電腦、無線領夾麥克風等等,隨隨意便就是萬元的投入。
由于對于不少普通人來講,還沒到靠一步手機就能制作精良視頻的程度。
假如你想再更專業(yè)一點,還需要配專業(yè)的拍攝、剪輯、內容策劃的同學。
所以,無論是從設施、人力的投入,還是對于內容創(chuàng)作本身的能力,做短視頻的困難程度遠遠大于公眾號。
a、公眾號:認號不認人
2、團隊穩(wěn)定性差
所有些公眾號只不過一個符號而已,只須你不按期出境,在用戶的眼里,真的是哪個寫的內容沒關系。
要緊的是否這個號發(fā)出來的,所以公眾號編輯肯定辭職率的狀況下,對賬號本身來講,影響不是特別大。
用戶更不會在乎,這個賬號背后的職員流失,而選擇取關。
除非編輯、主筆的內容創(chuàng)作能力極其出色,不然從用戶的角度,其實是非常難感知的。
b、短視頻:認人不認號
其實短視頻賬號的人設重要程度遠高于公眾號,由于短視頻需要真實的、有記憶的人物出境。
這自然也就帶來了一些潛在的風險,假如博主不干了如何解決?
各位去看看那些真的有變現(xiàn)價值的短視頻號,是否都是一個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人。
之前就有一些企業(yè)做一些姐弟號、情侶號、夫妻號,終于就遇見情侶分手、家庭問題等突發(fā)的狀況,致使賬號作廢。
這也是為何,很多頭部的短視頻賬號,都是IP屬性最強的個人號,由于他們自己就是創(chuàng)業(yè)人士。
就算公司和達人之間有一些違約條約,但有的突發(fā)就是沒辦法彌補的。
而且這個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
3、流量的獲得不穩(wěn)定
假如要說做快手、抖音,有哪些好處的話。
a、基礎流量
我感覺應該是基礎流量包+官方助推。
包指的是你只須發(fā)布了短視頻內容,就肯定可以獲得播放量,就算只有幾十個,不管你有沒粉,新號可能還有額外的扶持。
但公眾號不同,在你發(fā)問之后,假如你一個人不轉發(fā),你幾乎沒任何的閱讀,就算你寫的再完美。
短視頻平臺的推薦邏輯是階梯流量池,就是你發(fā)出作品之后,先把你推給100個人看,假如這100個人中有不少人都看了你的視頻且想推薦,那樣它會把你推到500、1000與更多的人面前。
b、官方助推
這套看著公平的推薦算法,反而對于一些大號來講是極其不利的。
由于即使你有兩三百萬粉,也會有些視頻播放量還不到1萬。這也是為何很多百萬賬號開播,直播間卻只有幾十個人而已。
譬如前幾年重點扶持三農范圍的時候,你就非常難看到其他種類的題材涌現(xiàn)。
而且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其實是有人為干涉的,譬如一些平臺簽約作者,最近重點扶持的某個頻道。
而去年,平臺在大力扶持常識、教育有關創(chuàng)造者的時候,其他賬號的播放量也明顯遭到影響。
但反觀公眾號,盡管文章的打開率一再降低,但假如你真有百萬粉,只須標題取好,內容標準化,閱讀量不至于這樣難堪。
c、短視頻強調發(fā)現(xiàn)
而且公眾號直到目前,也沒所謂的官方扶持定義,雖然它針對某些賬號在權限上做了一些傾斜,但從流量的角度還是較為公平的。
短視頻流量的不確定最強,非常重要的一點差別在于:公眾號強調的是關注,短視頻賬號強調的是推薦。
你再感受一下兩者的閱讀體驗,短視頻強調是發(fā)現(xiàn),你只須通過滑動手指就能看下一個段子。
而且為了挽留你,公眾號還推出了浮窗的功能。
而公眾號強調的沉浸,不喜歡,你需要退出目前的頁面才能。
所以從閱讀、粉的價值上來講,公眾號的更有意義。
4、私有轉化無障礙
由于,在抖音短視頻快手,不只賬號不安全,更要緊的是這類用戶也沒辦法隨時鏈接,沒辦法產生更大的價值。
大家一直在強調私有流量運營,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在抖音短視頻、快手甚至是知乎上的大號,都得想方法把粉導流到個人微信號。
但在公眾號里面,你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進行引導,也可以通過紅包、折扣券等進行福利引導。
博主生產內容,吸粉關注和推薦,再引導粉進群。
這所有在微信里面都是一件極其常見且無障礙的事情。
然后又通過群、朋友圈進行維護和引導,與促成買賣。
所以村長個人更喜歡公眾號這種創(chuàng)作表達與經營的方法。
假如你作為一個普通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我也建議你先從公眾號開始做起。
a、圖文是最容易見到、最經典的表達方法。他不會由于技術、設施的更新迭代,而過時甚至消亡,圖文創(chuàng)業(yè)永遠有機會。
當然,最后我還要強調兩點:
b、視頻閱讀肯定是大趨勢,伴隨智能設施、全息投影等技術進步,視頻內容會愈加普及。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舍棄對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的探索,由于下一代視頻原住民,會比更適應,更需要。
原文來自公眾號十里村,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Xjl2dBci0aTCpKclsqT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