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良品鋪子擁有12大類商品、88個系列,近1300種零食,楊紅春旗下擁有2100家店鋪,每年營收高達60億。
他由于朋友的一句話而一頭扎進零食行業,僅用10年時間就塑造出了60億的財富帝國,他卻說所做的不是交易,而是研究人的需要,他就是良品鋪子的開創者楊紅春。
1972年,楊紅春出生于湖北荊州。
荊州地處鄂中南,江漢平原腹地,境內有大大小小30多個湖泊,以總面積達3.5公頃的洪湖最為出名,當年的洪湖赤衛隊就扎根于此。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著洪湖,吃飯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因為工農商品價格倒掛,要想手里有點活絡錢,僅靠打漁還遠遠不夠。
所以,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2年鄧公南巡講話將來,大量荊州人選擇孔雀東南飛,紛紛涌到廣東、上海等沿海城市淘金。
楊紅春就是其中的一員。
1997年6月,他從湖北工業大學美術系畢業,直接去了廣東順德的科龍電器。
正是在科龍,楊紅春的設計天分發揮了出來。
有時候,領導只不過提了一個點子或者一個創意,楊紅春卻一直第一時間呈目前圖紙上。
機會就是垂青于有籌備之人,此后3年,他節節高升,先后做過廣告部的科長、途徑部的副總經理,2000年,楊紅春更是被委以重任,直接派往廣西分公司擔任總經理。
與別的一把手不一樣的是,楊紅春從來沒把自己當做總經理,一年365年,有300天泡在顧客那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下面100多個銷售經理都跟打雞血一樣,瘋狂撲向市場。
當然楊紅春提供的彈藥也很充足,只須能解決顧客,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年底他更是從分公司收益中額外拿出5%給大伙發年終獎。
能想到嗎?偏遠的廣西分公司愣是超越了廣東分公司,連續3年成為集團銷售冠軍。
當然,楊紅春的年薪也超越百萬。
不過,叫人暴跌眼鏡的是,2005年,就在楊紅春事業如火如荼的時候,他從科龍離職了!是進步空間有限?還是待遇不成正比?都不是,只由于楊紅春是個孝子,在廣東呆了8年,又外派5年,根本沒時間陪爸爸媽媽。
回到老家后,有不少朋友給楊紅春介紹工作,更有不少電器公司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但都被楊紅春回絕了,在科龍,已經做到頂了,是時候換個活法了。
做電器銷售代理?倒是駕輕就熟,但有時候,就要聽電器企業的吆喝,楊紅春不想受制于人。
這時,顧青出現了。
顧青是哪個?也是一個傳奇人物,曾做過廣東樂百氏集團的總裁助理、武漢分企業的總經理,在武漢呆了10多年,后來正是靠著武漢的鴨脖子,創立了久久丫品牌,6年時間開出1000多家連鎖店。
論搞連鎖,顧青屬當之無愧的權威。
不過,顧總卻在一次聚會中感嘆,開專賣店誠然非常不錯,但前期投入太大,周期過長,沒巨額資本支撐,活下去都非常難,假如能將全國各地最美味的東西放在一塊,起步無需太多投入,可能以后也是個很好的買賣。
顧青也就無意中這么一說,楊紅春卻上了心,由于楊紅春本身就是一枚資深吃貨,什么米花糖、紅薯干、魚糕、紅薯皮、甜米酒。
。
。
。
。
。
反正上學那會,媽媽干什么,楊紅春就吃那些。
特別在廣西呆的那幾年,他對山珍海味不感冒,倒是對廣西各地的小吃情有獨鐘,隔三差五就要嘗嘗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米粉、博白的桂圓。
當然,零食的核心客戶還是女人居多,特別是年輕的母親,既管著家的錢包,又管著家人的胃。
但,口味也非常刁鉆,需要健康、營養、天然。
所以當年5月,楊紅春跑了20多個省,考察了150家食品店,光機票就花了10多萬,最后敲定了大理話梅、臨安核桃、瓊海芒果干等50個很有特點的品種。
于是,當年8月28日,一家40平方米的門店在武漢廣場對面開張,起名字良品鋪子,含義品質第一。
實體門店使用亮眼檸檬、彩橙、大紅等顏色組合,核心標志是個小姑娘頭像,身穿工作服,頭戴工作帽,伸出小舌頭,可愛模樣十足。
不過,光可愛還不可以,需要便宜。
為吸引客戶,楊紅春帶領4個職員在門口大聲吆喝,免費品嘗。
湖北大家精啊,一看不要錢,呼啦啦來了200多,當天銷售額僅為1300元,而免費品嘗就吃掉1400元。
連續吃上一個星期,楊紅春受不了了。
但客戶不傻啊,一旦沒免費,客流量立刻下來,結果頭一個月就虧了10萬多,3個月將來,虧損達到50萬。
為了填補窟窿,楊紅春不能不把自己在順德的房屋也給賣了。
是地點不好么?門店就在武漢中心。
是品種太少?50款基本覆蓋了平時零食的大部分。
是商品不美味?那可是楊紅春一個一個親口嘗過的,不說萬里挑一,如何也是百里挑二。
楊紅春百思不能其解。
直到9月下旬,他把我們的困惑告訴久久丫的顧總。
高手就是高手,說出的話也是一針見血,一招鮮,吃遍天,久久丫能火,就是以賣鴨脖子聞名,良品鋪子叫得響的商品是什么? 是啊,樣樣通,樣樣松。
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臂。
需要做減法,推出拳頭商品。
全國做零食的百年老店倒是不少,談合作,人家都非常熱情,但一聽是家新門店,而且采購量不大,就不搭茬了。
直到2007年國慶前夕,楊紅春來到河北黃燁。
黃燁鹽堿地多,當地不產別的,就產脆冬棗,據了解有3000多年的歷史,冬棗口味脆甜,維C含量是普通水果的50-3000倍,被譽為百果之王。
但脆冬棗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成熟期只有一個月,即使是冷藏,保質期也只有兩周,過時即腐爛。
所以,企業根本不敢多進,非常難形成規模。
每天食品的杜國良就是其中一位,他渴望把當地的冬棗買賣做大,甚至想高價回收高質量的冬棗,但就是一直過不了保質期那關。
一個缺銷路,一個缺商品,二人立刻不謀而合。
但擺在眼前的困境是,如何才能延長冬棗的保質期,又不破壞其口味呢?楊紅春第一想到從歐洲引進低溫脫水工藝。
但脫水后的冬棗就像是被油鍋炸過了一樣,吃一口很油膩。
那就需要脫油,確保吃起來不膩。
為保證冬棗的營養不流失,楊紅春使用了低溫脫油,完全不添加防腐劑,既保留了大多數營養,又很大延長了脆冬棗的保質期。
此后,為保證口味,楊紅春又在冬棗的水分控制方面做了200多次試驗,最后證明,水分控制在18%到25%之間,口味最好。
2007年十一黃金周,脆冬棗終于上線。
這回,因為脆冬棗太美味了,吃完還想吃,非常快,店里就擠滿了回頭客,更多的是買了送人,結果一個月后,賬面就出現了盈利。
然而,也有客戶挑問題,冬棗大小不一,有些個頭大,有些個頭小。
楊紅春一聽急了,立馬提高冬棗的等級,個頭需要比1級栆大。
我的媽呀,那每棵樹只有20%的栆可用。
杜國良一聽就懵了。
那就合伙吧,分散風險,此后,楊紅春干脆劃撥一筆專門的資金,讓采購職員和杜國良一塊囤積冬棗,一來降低杜國良的資金重壓,二來保證脆冬棗的品質。
后來,又有女人客戶說冬棗一包太大,半個月都吃不了,再放就潮了。
于是,楊紅春就把大包裝變為小包裝,散包裝變為袋包裝,后來索性聽從了營養師的建議,每袋為160克,一天吃一包維生素已經足夠。
為傾聽到客戶的聲音,楊紅春還專門成立品控部,品控部的職員不可以坐在辦公室,而要各門店轉悠,依據客戶的需要,隨時對商品進行改進。
譬如辣椒作為一種調味品,不一樣的省市所需調配的辣味是不同的,湖北人喜歡醬辣,湖南人喜歡鮮辣,江西人喜歡酸辣,成都人偏好麻辣。
客戶一多,楊紅春順勢推出會員卡打折,銀卡會員可享受9.8折,金卡會員享受9.5折,鉆卡會員享受9.2折。
不少會員感覺找零麻煩,楊紅春給出的策略是可以湊整,不愿湊整,零錢可以直接存進會員卡,隨時購物,隨時用。
這樣美味的商品,這樣貼心的服務,脆冬棗立馬成了良品鋪子的一款爆品,當年就給楊紅春帶來3000萬的營收。
正如楊紅春所說,人的味覺有九味,吃了辣的東西就會去吃一點比較澀和潤的東西,酸的吃多了要吃一點脆的。
隨后,內蒙古的瓜子,新疆的葡萄干等500多種商品進入了良品鋪子。
此時,楊紅春所要做的就是擴張再擴張。
2008年,良品鋪子在湖北、江西等地已有88家分店。
但僅憑一己之力非常難做到全國,此后,楊紅春就推出了代理制。
不過,非常快問題就來了。
2009年春季,九江的一家加盟代理商由于招不到人,立刻撂挑子不干了,前期的10萬元投入都打了水漂。
當年5月,孝感的加盟代理商不服從管理,到處串貨,干擾了武漢直營店的經營。
問題非常緊急,整改刻不容緩,楊紅春決定痛下殺手。
第一,采取全推廣托管代理模式 加盟代理商僅需有店鋪實體,繳納肯定的加盟需要多少錢和初次拿貨的貨款,其余的全部由總部負責,從店鋪裝修到職員招聘,從優惠活動、產品定價到產品配送等等。
當然,每家店可依據門店規模、地方、周圍人群特點等不同原因,靈活搭配不一樣的產品。
第二,提升質檢門檻 食品安全是大事,所有些零食要經過兩次檢驗才能入庫。
第一關是感官檢驗,包含生產日期、色澤、味道、氣味等。
感官檢驗合格后,再進行第二關理化檢驗。
質檢部門的一把手,對所有商品準入有一票否決權,就是找楊紅春說情都沒用。
不過,別以為進店就萬事大吉,店里所有些商品還要兩個月輪檢一次,每年花在水平檢驗的成本都高于10萬元。
第三,以銷定產,自動補貨 為提升零食的周轉速度,盡量壓縮中間環節,楊紅春咬牙花2000多萬,上馬一套Supply chain系統,貨物賣掉之后,電腦自動補單。
如此做有哪些好處就是店鋪既不會斷貨,也不會出現囤貨,產銷周期一般控制在27天,確保客戶吃到的零食愈加新鮮。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2010年,來伊份強勢崛起,零食市場角逐出現白熱化。
如何解決?楊紅春就把眼光瞄向了全世界,全球配置商品。
他跑到了澳大利亞,美國、南美,把美國的長核桃、巴西的高興果等9個國家的特產收歸門下。
最狠的是,楊紅春直接買斷提供商,需要根據提供的生產工藝和配方定制生產。
非常快,資金顧此失彼。
好在今日資本的徐總十分給力,重點時候,給楊紅春送來了7000萬,徐總的原因非常簡單,一個傳統企業走出了網絡的進步速度,很了不起。
有了大佬撐腰,楊紅春線下線下同時發力,飛速駛入了快車道。
2011年他開出了710家分店,并擁有37家互聯網途徑,注冊會員突破3000萬,客戶在網上下單,可以快遞到家,也可以就近到線下門店提貨。
2015年的雙十一,天貓在水立方舉辦購物狂歡派對,楊紅春愣是拿下了奧體中心到水里方這段必經的道路的廣告資源,就連奧體中心的20輛電瓶車,也全部打上良品鋪子的logo. 結果,這一年的雙十一,給楊紅春帶來1.23億營收。
現在,良品鋪子擁有12大類商品、88個系列,近1300種零食,楊紅春旗下擁有2100家店鋪,每年營收高達60億。
將來,良品大步向100億進軍。
良品鋪子為何一路可以活下來,楊紅春給出了三點理由。
一是價值觀對頭。
一直堅持品質第一,其他第二的經營理念。
二是比較理性。
總在琢磨用戶需要什么、還存在什么差距,如何做的問題。
三是重視商品。
每一個商品去概念它的規范,基于用戶的需要去設計結構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