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初依據日本瑞穗銀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零售額可能達到5.8億萬USD,在十年前這一數字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近年來中國的零售市場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而美國的增長維持在3%,所以在總量上面趕超美國并不意料之外。
引領中國零售業和個人消費的主要驅動力是由于電子商務的崛起,中國人買買買買出了新境界,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是美國的2倍日本的10倍。
在2018年零售市場中,生鮮市場、便利店和跨境電子商務會成為進步潛力最大的關鍵字,他們的市場前景被持續看好。
因為國民需要的變化帶來了消費的升級,在食品方面他們期望是綠色天然無污染的原生態食品;零售店沒營業時間限制,不管什么時間段都可以買到產品;不需要出國或者找他們代購也可以買到海外的商品。
生鮮是沒經過烹飪、制作等深度加工,僅需對它進行保鮮和簡單整理就能上貨架售賣的初級商品,在大超市和商場都會專門劃分出這一塊地區來進行生鮮售賣,而這一塊地區是商場買賣最熱門的地方,不少人推著小推車在里面選擇和購買,里面放置的產品非常整齊且菜品齊全,不像菜市場那樣凌亂不堪,要找很長時間才能看到自己想買的產品。
生鮮市場在進了一批貨之后會對貨品進行保鮮、冷藏和冷凍,以此來維持商品的新鮮,假如馬上就到了保質期會通過講價或者捆綁銷售的方法來進行營銷。
24小時便利店也是伴隨買家的需要而出現的,它可以為工薪族提供1日三餐,像一些熟食,三明治、壽司、漢堡與即食餐飲,只須通過簡單地加工就能吃了,在這里年里不少便利店都冒了出來,在用餐時間買賣都異常熱門,寫字樓旁邊的門店特別多,不需要擔憂沒客戶,而選擇代理便利店的品牌要創業人士認真考慮。
跨境電子商務也是一個慢慢崛起的平臺,海外的不少品牌都入駐在跨界電子商務,直接店鋪發貨,保證100%的真品,不需要進行多途徑的周轉,有多企業還會在該平臺上面進行直播,解說我們的品牌特點,按期進行商品秒殺搶購和其它促銷活動,假如創業人士想把商品遠銷海外,只須有出眾的品牌和國內的銷售量支持,再依托有實力的平臺,會有非常大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