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曾寄予厚望的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目前正面臨著存活艱難的局面。
12月28日,有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萬達網科)從當天開始大規模裁員,據稱要從現在的6000名職員裁至300名,即只保留職能部門,這意味著網科職員將從最高峰削減95%。
口頭公告職員簽字辭職,不簽的會將合同快遞到家今天一早到公司,上級領導就公告要裁員,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在房間里,把職員一個個單獨叫過去談話,并且告訴大家簽不簽合同都一樣要走人,不簽合同也沒用,公司會單方面終止合同。
假如不簽的話,會把合同快遞到家庭地址。
目前已經公告1000多名職員了。
上述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集團目前不只項目都停了,而且還拖欠提供商的款項。
澎湃新聞獲得的這份《勞動合同解除公告》內容顯示,公司與職員從2018年1月1日起解除勞動合同,除此之外,萬達網科向辭職職員支付1個月薪資作為代公告金,支付2個月薪資作為補償金,萬達網科為職員繳納的社會保險到2017年12月為止。
但對于繳納社保這一條,有萬達網科的前職員稱,在6月份辭職的職員曾表示,之前萬達網科承諾社保交到下個月(即7月份),但事實上并未交足。
同時,萬達網科需要職員提交個人提交的離職申請。
內容顯示,因個人緣由,我需要從2018年1月1日起解除與公司于X年X月X日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終止與企業的勞動關系,并終止全部的勞動待遇即日起,我的行為與公司無關,不會發表對公司不利的言論等。
勞動合同解除公告離職申請勞動合同解除證明協議他們口頭上說簽不簽都一樣,并且沒任何公司官方形式公告或者郵件公告,就是HR拿著協議找你一個一個聊,當面就說你只不過個別狀況。
該知情人士表示,連領導都公告了,讓被裁的領導和普通職員談,萬達網科的整塊業務要砍掉。
當時好多人都是被16薪(年收入=16個月月薪)忽悠進去的。
澎湃新聞獲悉,現在還未簽署協議的職員有著N+1+4的訴求。
該知情人士講解所謂的N+1+4的意思是,N+1是裁員賠償,4是年終獎,也就是說一年有16薪。
然而目前被需要在12月30日之前全部走人,也就是說職員根本拿不到年終獎的4薪。
澎湃新聞看到的已經簽署離職文件的名單里,除去已經在萬達網科工作一年以上的職員,甚至在今年4月份、5月份新進去的職員也在其中,有部分職員已經簽署了文件并被標注為:2017年12月28日辭職,在崗時間僅有半年左右。
此前曾有報道稱,萬達網科要裁員70%,裁員的規范是尚在試用期的職員沒理由的一律不給轉正,直接走人;有審計問題的,譬如在2016年雙十一中有刷單狀況的走人;年終考核B以下的走人。
考核標準一改再改,我的年中考核在B以上還是走人了。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萬達網科在更改職員的考核標準上采取,假如原來是ABC檔次,C以上合格。
但同樣的分數會改成A+、AB+,原來的A就變成了B+。
其實,萬達網科裁員的消息此前已經被爆出。
12月21日,萬達網科公有云服務板塊被爆出部分業務部門解散的消息。
消息稱,萬達云公司銷售部、市場部、解決方法部等部門解散,解散是什么原因則是公司與IBM的合作談判并不順利。
而僅僅在4個月前,萬達還公布了云服務在今年年底邀請試用的時間表。
澎湃新聞獲悉,職員調整的消息基本可以確認,但并不了解調整是不是涉及公有云板塊所有職員。
當時有萬達內部人士稱,這個(與IBM合作)項目仍在正常進行,下一步,萬達還將繼續推進IBM公有云技術在中國的落地。
關于此次調整,是雙方在合作推進中,依據實質狀況,在角色定位、推進步伐及責任義務作出的相應調整。
王健林曾宣布萬達網科要在2020年達成整體上市萬達網科科技集團是萬達集團在進行第四次轉型時的成就。
萬達網科旗下主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含數字商業、智慧生活、金融科技和公有云服務。
就在十月26日,萬達網科旗下的飛凡APP還進行了功能升級。
彼時,萬達網科稱,飛凡APP發布以逛為核心定位的全新品版本,引導用戶從單純線上買買買回歸線下逛逛逛的真實生活和社交體驗中。
2016年十月,萬達集團將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從萬達金融集團中分拆獨立出來,分拆之后,原萬達金融集團旗下的保險、投資業務歸于新萬達金融集團,而旗下的飛凡信息公司、快錢支付公司、征信公司、互聯網數據中心、海鼎公司、互聯網信貸公司歸于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
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總裁由原萬達金融集團總裁曲德君擔任。
萬達金融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由廣發銀行原董事長董建岳擔任。
根據互聯網科技集團官方網站的介紹,互聯網科技集團的愿景是將實業與網絡結合,做成大型開放型平臺公司,以云數據、云計算、AI、場景應用等技術為實體產業達成數字化升級,為買家提供生活圈消費服務。
除此之外,王健林更是為萬達網科組建了一支豪華的高管隊伍。
今年2月,萬達網科的高管團隊基本組建完畢,曾在北京銀行擔任副行長的趙瑞安任萬達網科副總裁一職;曾在Google擔任全球副總裁的劉允任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曾任Microsoft網絡工程院副院長的楊曉松任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TO);曾任Microsoft大中華區副總裁的徐輝任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副總裁;曾任VISA中國區副總經理的王濟濤任互聯網集團高級總裁助理;曾任PayPal中國區首席財務官的梁嘉聲任互聯網集團高級總裁助理。
此前曾有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王健林對網科集團的期望值是比較高的。
但萬達網科的業務模式梳理的不了解,除去金融科技板塊有收益以外,其余的板塊業務一直都不明確。
其實對于萬達網科業務模式的問題,王健林也曾在萬達集團2017年的團拜會上提過。
當時王健林稱,現在除去互聯網和金融公司(即萬達網科),其他企業的業務板塊基本成型,業務模式也看得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王健林在當時就強調,2017年將是萬達網科重點的一年。
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集團收入41.9億元,完成計劃的103%;金融集團收入213.5億元,完成計劃的127.7%。
王健林在2016年萬達集團的年會中的講話中表示,2017年互聯網集團收入要達到65億元,金融集團收入達到265億元。
王健林對于萬達網科的期望不只停留在簡單的收入需要上。
在萬達集團2016年的年會上,王健林表示,集團批準了萬達網科2017年至2019年的進步計劃,同時批準五年資金計劃。
根據這個計劃,萬達網科要力爭2018年達成整體盈利,2020年收益過百億,達成萬達網科的整體上市。
的確,王健林在為萬達網科探尋資金。
王健林曾表示,萬達網科計劃募資100億元,在2017年上半年要完成示范項目和估值評估報告,三季度開始私募。
王健林稱,要找好的投行和投資人,不是完全找朋友圈,不可以完全找財務投資人。
愿景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9月份,澎湃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萬達互聯網科技集團推遲原定于今年進行的15億USD籌資策略,時間推遲到至少2018年年初。